事实上,在对外教学中,兼顾学生的兴趣和教材进度的要求,课堂教学用语先以英语为主,逐步添加汉语。教学内容以会话为主线,从情境模拟、故事角色扮演中切入文化因素分析、对照和讲解;同步进行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相对独立,也有相互的交汇。
同时注意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详解中英文类比困惑点
汉语和英语的差别之大,语言学上有很多方面的表现。当外国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回到固有的母语基模中去寻求支持他们理解新语言知识的因素,类比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入门阶段,学生比较容易注意到的汉英语言差别,既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理解的障碍,也是他们产生畏难情绪的根源。
在这些方面,不仅要提供给他们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更要强调汉语的语言特征以建立新基模的独立性,引导他们正确面对。
比如:
困惑点:汉字的形、音、义相连:
解释:汉字的信息含量很大,既表形表音,也表意。英文的字母组合只表音。汉字可以直接从字形想象客观存在,结构上反映客观现实内在的本质的关联,英语却只见音而不见义,更不见形,从音到形、义的映射全靠死记硬背。
结论:汉字是立体的语言编码,英文单字则是平面的。所以汉字的认读对脑细胞的整体协调活动刺激更大。
2、利用汉字的魅力
尽管欧美学生对解读汉字兴趣盎然,但他们要准确地记住用笔划和部件组成的方块字形体,仅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采用一些非常规的办法,用他们能接受、易联想的解释,将汉字图形化、意象化,甚至故事化,淡化汉字表面上“点横竖撇捺”的武断性,尽量减少需要记忆的符号,使汉字的学习趋于简易而富于逻辑性和系统性,以帮助学生记忆和识别基本的汉字。
记忆和识别汉字还能够带来的另外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能够使得学生们后来接触到同音字的时候,不至于感到太茫然。汉字里面本来就有很多同音异义字,当学生们对四声的概念还不是十分准确,这些字的原有范围便被大大地扩展了。而区别同音异义字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了解汉字自身内在的结构方式。
3、由形入声
首先是在讲解汉语拼音的“声母 + 韵母 + 四声”这个基本结构的过程当中,将声母用“Initials”,韵母用“Finals”,严格定义。有些教材里将声母、韵母等同于英文中的辅音、元音是不可取的,容易导致学生在认知上的概念误差。
然后是用学过的,音节与英文发音类同的熟字,比如“人”、“林”、“母”等等,利用学生习惯于用音节记忆文字的原有基模,让他们自己记录音节,然后纠错,让学生从对比中学习,在对比中加深印象,熟悉音节的结构,从而掌握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及拼写规则,同时导入汉语字、音相连的概念。
为了让学生区别中英文拼写规则,在教学的过程中用外来词拼写对照效果也很好。随着词汇量的进展,在汉字结构的基础上讲“会意”和“形声”,在汉字使用的基础上讲“转注”和“假借”的同时,拼音教学也可以通过熟字听读的计算机输入比赛,部件组字再注音,同音字归类,熟字拼音查字典等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对拼音规则的基本认识,将汉字的形、音、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